手機“被上網” 一周偷偷“吸”走二百多元

2014-03-01 08:33:00    作者:沐之   來源:黃河口晚刊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手機使用 手機上網 智能手機 被上網 充話費
[提要]200元的話費一個星期竟然用完了,咨詢后才知道是新手機遭遇“被上網”,卸載了手機中不必要的軟件,才卸除了這顆吸話費的“定時炸彈”。日前,張先生去交話費,經介紹預存598元話費得到一部觸摸屏智能手機,由于話費是分月返現,張先生隨即又充了200元話費。

  大眾網東營3月1日訊 200元的話費一個星期竟然用完了,咨詢后才知道是新手機遭遇“被上網”,卸載了手機中不必要的軟件,才卸除了這顆吸話費的“定時炸彈”。

  日前,張先生去交話費,經介紹預存598元話費得到一部觸摸屏智能手機,由于話費是分月返現,張先生隨即又充了200元話費。不曾想,手機用了一個星期,他就收到了需要再充話費的提示,查詢后得知剛充值的200元話費和本身返現48元話費,僅剩下了9.6元。

  “平常打電話不多,話費怎么少了這么多?”心存疑惑的張先生撥打運營商電話得知,話費的200多元是手機上網流量的費用!拔覜]上過網,哪來的上網費?”帶著疑問,張先生找到銷售手機的經銷商。經銷商查看其手機使用情況后發(fā)現,手機上自帶了應用軟件,其中一些軟件需要連接網絡才能使用,而張先生對此并不知情,造成了“被上網”,從而產生上網流量費。為避免手機再次“被收費”,經銷商幫助張先生卸載了手機中不必要的軟件。

  “定時炸彈”雖然被解除了,但張先生心存疑慮,“這筆不知名的流量費難道該由我來承擔嗎?”

  記者咨詢消協(xié)了解到,近兩年,上網流量被莫名消耗成為智能手機用戶的投訴,大多是因為用戶不會使用上網功能而按錯鍵造成的。

  消協(xié)表示,當出現不明原因的流量費時,及時向經營商或者售后服務商查明原因,保存相關收費憑據,并向消協(xié)或工商部門投訴或舉報,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如果是消費者在使用軟件的情況下而產生的流量則需要消費者自己買單。

  同時,消費者在購買智能手機時,應注意向商家問清楚產品的功能,在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后按操作規(guī)程使用,下載、安裝軟件時要謹慎,在對手機刷機時應當心被植入吸費軟件,一般不建議中老年人買智能手機。(記者 沐之)

初審編輯:蘇旬
責任編輯:王真真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