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農民唱戲政府買單 培養(yǎng)規(guī)模化演出隊伍130余支
2015-08-01 08:22:00 來源:大眾網綜合 我要評論
[提要]當“聚焦山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流媒體采訪團來到東營市利津縣汀羅鎮(zhèn)前關村時,這里的鄉(xiāng)村劇場正上演著一出出好戲。作為東營市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亮點工作,“鄉(xiāng)村劇場”正在東營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當“聚焦山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流媒體采訪團來到東營市利津縣汀羅鎮(zhèn)前關村時,這里的鄉(xiāng)村劇場正上演著一出出好戲。精致的妝扮、專業(yè)的唱腔,讓看演出的村民連連叫好。然而,這并不是送戲下鄉(xiāng)的成果,而是村民自己搭建的文藝舞臺。
利津縣汀羅鎮(zhèn)前關村地處縣城北部,距汀羅鎮(zhèn)政府駐地3公里,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鐵門關遺址所在地。全村人口476人,年人均純收入1.8萬元,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
近年來,前關村在推進鄉(xiāng)村文明行動,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積極回應群眾“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的訴求,投資40萬元高標準建設“鄉(xiāng)村劇場”,并以“鄉(xiāng)村劇場”為載體和平臺,帶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和發(fā)展,打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收到良好效果。
東營設50個“鄉(xiāng)村劇場”試點行政村完成任務獎3萬
在東營,像前關村一樣有自己的鄉(xiāng)村劇場的行政村不在少數(shù)。今年,東營在利津縣和東營區(qū)選取50個行政村先行開展建設試點,市里對完成試點任務的每個行政村給予3萬元的獎勵資金。
作為東營市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亮點工作,“鄉(xiāng)村劇場”正在東營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著。2015年3月,東營市文廣新局出臺《東營市村(社區(qū))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其中明確要求行政村推廣建設鄉(xiāng)村劇場。2015年7月制定出臺了《東營市“鄉(xiāng)村劇場”建設標準》,把工作要求標準化、具體化,更具客觀性、操作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在全市農村建設“鄉(xiāng)村劇場”,發(fā)揮集聚帶動效應,提出建立“農村1+N公共文化服務”的“東營模式”,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標準落到實處。
記者了解到,在這一模式中,“1”為鄉(xiāng)村劇場,“N”涵蓋了演出隊伍(外請隊伍、本地專業(yè)院團、社會文藝團體、莊戶劇團等)、文化演出、文化科技培訓、展覽展演、電影放映、體育健身等由鄉(xiāng)村劇場發(fā)揮輻射集聚效應帶動而來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實現(xiàn)了產品的極大豐富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農民唱響利津“好聲音”規(guī);莩鲫犖130多支
2014年起,利津縣開始實施“鄉(xiāng)村劇場”建設工程,隨后便積極探索建設標準化、活動常態(tài)化的“鄉(xiāng)村劇場”新模式,在全縣相繼建成了35個“鄉(xiāng)村劇場”,并以劇場為陣地,深入開展公益文化宣傳、文化培訓、文藝演出等活動,在中心村形成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賽事”的良好氛圍。鄉(xiāng)村劇場已經成為全縣農民群眾的活動中心、培訓基地、文明窗口。
利津縣大力實施“舞動鳳凰城,唱響新利津”農民文化培訓項目,免費為群眾進行文藝培訓。組建由48名文藝輔導員和文化志愿者組成的8支輔導隊伍,利用晚上和農閑時間,深入全縣512個農村(社區(qū))的文化大院、活動廣場,分期分批對農民進行戲曲、民間舞蹈、廣場舞編排等培訓指導。截至目前,共組織輔導600余場次,參與群眾2萬余人次,全面提升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激發(fā)了群眾參與文藝活動的熱情。
近年來,圍繞“舞動鳳凰城·唱響新利津”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了利津好聲音、廣場舞大賽、歡樂大家唱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100余場,極大的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利津、雙送下鄉(xiāng)”工程3年來共送戲下鄉(xiāng)1536場,送電影下鄉(xiāng)18432場。此外,利津扶持發(fā)展“莊戶劇團”,全縣注冊的民間文藝劇團22家,經常參加文藝演出的民間文藝愛好者2000余人。
目前,利津縣已有成規(guī)模的廣場自主活動隊伍130多支,成立莊戶劇團84個,其中注冊的16個,每年演出達到400余場次。
東營提出,在今年完成50個行政村建設鄉(xiāng)村劇場的試點基礎上,2016年全面推廣,2017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xiàn)鄉(xiāng)村劇場全覆蓋。更多像利津縣一樣的地區(qū),將以“鄉(xiāng)村劇場”為載體和平臺,帶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和發(fā)展,打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農民。
責任編輯:王真真
更多新聞:
- 東營:收到“查成績”詐騙短信 孩子爺爺差點兒上當2015-08-01 08:08:00
- 東營:酒后駕車連環(huán)“頂替” 縝密偵查速破案中案2015-08-01 08:08:00
- 東營:要求私了索10萬元不成 家屬將撞人者打成輕傷2015-08-01 08:08:00
- 東營市上半年專利申請499件 同比增長63.1%2015-08-01 08:09:00
- 7月31日凌晨一場狂風大雨折落東營路上樹枝無數(shù)2015-07-31 19:21:00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