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造“水立方”的企業(yè)用5000噸鋼材給煤場建了一頂16層樓高的“帽子”

2019-12-03 17:10:00 來源: 大眾網·海報新聞 作者: 唐夢琳 王維東 于佳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2月3日訊(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王維東 于佳) “原先在辦公室里開著窗戶,一上午的功夫,白紙變黑紙,桌上的黑灰都能寫字了!有了它,我們可就再也不擔心了!眲倮l(fā)電廠員工口中的“它”,就是煤場封閉工程。這個工程由曾經建造了北京“水立方”和貴州“天眼”的企業(yè)參與建造,宛如一頂扣在煤場上的超級大帽子,相當于16層樓高,東西跨度264米,僅鋼材就用了近5000噸。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了這頂巨大的“帽子”。

煤場封閉前的狀態(tài)

  位于東營的勝利發(fā)電廠,早先的發(fā)電用煤一直露天存放。東營臨海,大風天多,被風一吹,煤灰遍布廠區(qū),天空都蒙上壓抑的黑色,即使給煤堆蓋上防塵布,可多多少少還會有部分損耗,不但煤場揚塵難以根治,電廠也成為東營地區(qū)粉塵較大的污染源之一;下雨天更麻煩,煤炭被雨水淋濕粘在了一起,黏煤對機組安全生產和穩(wěn)定運行造成一定影響,還有煤堆塌方的風險。直到2017年,這個困擾多年的問題終于得以解決,由東南網架公司和勝利建工聯合建造的煤場封閉工程主體完工,前者曾經建造了北京“水立方”、貴州“天眼”。

  勝利發(fā)電廠煤場封閉工程為鋼網架結構,東西軸線跨度264米,高48.38米,占地五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該工程使用4950多噸鋼材,項目投資1.08億元,勝利發(fā)電廠也成為中國石化第一家完成煤場封閉的企業(yè),一次性存煤量達到了23萬噸,可同時滿足4臺機組的燃煤需求。不僅如此,封閉煤場內配備消防、噴灑水、三維煤場動態(tài)測控和盤煤、煤場自燃監(jiān)控,以及可燃性氣體監(jiān)測等系統,是目前國內竣工投產安全性能、環(huán)保性能及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最大跨度的煤場封閉項目。

勝利發(fā)電廠煤場封閉工程 李建強攝

  “很多人問我,它能給電廠帶來什么效益?但我們只想告訴大家,沒有任何效益,它不是為了賺錢而建的。”在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煤場,成為勝利發(fā)電廠用實際行動呵護“碧水藍天”、推動清潔生產、助力油田和區(qū)域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實現了環(huán)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初審編輯:馬寶濤

責任編輯:豐麗莎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