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2021-03-08 11:00:43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王俊杰

  “市域”是新時代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行動單元。探索“市域之治”,東營市一馬當先——無論是從2018年開始建立社會治理“一張網”,還是建設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打造具有東營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或是加強以社區(qū)為基本單元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建設……這些制度創(chuàng)新,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產生顯著實效。

  2020年以來,東營市抓住爭創(chuàng)“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的重大機遇,以實施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統籌推進“三中心一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具有東營特色的法治化、智能化、專業(yè)化、實體化市域社會治理體系。

  治理科學化:頂格謀劃頂格推進,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打造“智慧中樞”“城市大腦”,“千軍萬馬”到基層在基層

  去年1月份,山東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部署會在東營召開。

  5月份,東營市獲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chuàng)建資格。

  9月份,山東省首家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在東營正式運行,走在了山東省乃至全國前列。

  一項項成績的背后,凝聚著領導層和決策層的心血和智慧。

  東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主任的市域治理運行管理委員會,組建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形勢、部署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h鄉(xiāng)兩級層層成立工作專班,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了市級統一領導、縣區(qū)統籌推進、鎮(zhèn)街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

  去年9月份,東營市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正式運行,該中心聚焦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wèi)生、社會安全等領域,通過整合優(yōu)化各類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和公共視頻資源,打通部門信息壁壘,建設市域治理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打造起“城市大腦”。

  既向新技術要成效,抓集成作戰(zhàn),又向新模式要成效,抓隊伍培訓。東營市組建了河口網格學校、廣饒網格學院,成立了山東省首家網格員實景實訓基地,打造形成了南北中三個培訓主陣地,將培訓學習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用于實戰(zhàn)。

  治理專業(yè)化:以“全周期管理”為鑰,統籌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以社區(qū)“小細胞”撬動社會“大治理”,實現“一扇門進出”“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不久前,東營市東營區(qū)黃河路街道錦城社區(qū)惠都小區(qū)住戶胡某家里管線破裂,導致樓下住戶屋頂浸濕,引發(fā)糾紛。經過“金牌調解員”調解,居民由最初的面紅耳赤,成了最后的不好意思,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針對矛盾糾紛化解力量分散、上下聯動不暢、群眾“不認路”和“多跑路”等社會治理問題,東營打造一窗受理、訪訴一體、集成聯動、一站化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現了群眾所有訴求調處“最多跑一地”。

  去年以來,東營市在率先建立實體化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研究出臺《關于加強以社區(qū)為基本單元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建設的意見》,并作為各級黨委“一把手”工程,專班化統籌推進。

  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讓東營市域治理漸入佳境。在河口區(qū)河安社區(qū),“有事就找調解團”已成為社區(qū)居民的共識。調解團由本社區(qū)居民組成,實現了“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解決”。

  2019年以來,東營市把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和抓手,以“網格劃分科學化、隊伍建設專職化、工作機制聯動化、服務管理一體化、數據信息共享化”為主要內容,打造形成了全時空布局、全方位保障、全過程覆蓋的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小網格”有大精彩,“小網格”有大作為:東營打造了黃河路街道“1+N+X”“一格多元”社會治理體系、義和鎮(zhèn)24小時網格團隊、董集鎮(zhèn)“紅+藍”微網格工作體系等系列基層社會治理品牌,形成了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良好局面。

  治理智能化:科技賦能數字支撐,推動市域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讓城鄉(xiāng)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綜治、公安、城市管理、市場監(jiān)管等視頻資源全面整合,其中“智能鳥瞰”攝像頭可旋轉高清拍攝,實現空氣質量、氣象參數等全程監(jiān)控。

  “智慧街面巡防”“智慧安防小區(qū)”建設深入推進,對跨區(qū)域人員、車輛、物品的動態(tài)管控能力不斷提升。

  ……

  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提升利津縣社會治理能級。今年以來,利津縣在社會治理中向科技要效益、向創(chuàng)新要效益,打通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借助新技術新手段,東營實施縣、鄉(xiāng)治理力量向社區(qū)延伸,村、社區(qū)治理力量向街巷(樓棟)和住戶延伸的“雙延伸”工作機制,基層“微治理”實現了集成化、便利化、高效化的良性格局,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依托政務大數據平臺,東營市開發(fā)建設市域治理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整合匯聚網格化服務管理、數字化安全監(jiān)管、應急指揮調度、雪亮工程視頻云等1.5億條數據信息,接入27個重點部門行業(yè)監(jiān)管調度平臺,搭建起市域治理和應急管理的“最強大腦”。

  “網格”戰(zhàn)“疫”,是對東營市全要素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的一次實戰(zhàn)檢驗。事實證明,這張“無形的網”精準高效。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為例,該開發(fā)區(qū)借助信息平臺,一天一夜就將轄區(qū)88614戶居民信息全部摸排完成。

  在具體實踐中,東營市以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為支撐,拓展豐富“大數據+網格化”應用,讓數據“多”起來、“實”起來、“動”起來、“跑”起來,有力助推工作。(通訊員:王俊杰)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豐麗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