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李文潔
責任編輯:馬寶濤
【作者按】2023年,是我到東營工作的第五個年頭。翻開采訪本,林林總總寫下了不少隨手札記,有風物,有文化,也有故事。之所以感興趣,多聞所未聞或聞所未見。住下來,以深度融入的方式,用心游歷這座獨具特色的小城,如非工作原因,機會實屬難得,這些文字也就更顯珍貴。但我愿與人分享,故推出個人專欄《黃河口紀事》,為您呈現(xiàn)外地人視角下耳目一新的東營,記者視角下新聞背后的東營。
黃河口紀事④|大海里的除夕
馬寶濤
除夕清晨,經(jīng)過幾天來的層層審批,我終于登上了即將出海巡航的34XXX艇。
汽笛響起,艦艇編隊依次起錨,平靜的港池里蕩起一圈圈漣漪,成群的海鷗繞著艦艇上下翻飛,就像孩子們不舍得媽媽出門上班一樣,好在每天這個時刻,被艇槳攪起的魚蝦成為它們豐盛的早餐。
艦艇很快就駛出了“口子”,從舷窗里望出去,海面變得豁然開朗。作為一次特殊的新春走基層采訪,我把行李安頓在會議室,開始記錄艇上新奇而又令人興奮的見聞。
會議室與餐廳、廚房通過走廊相連。此時,廚房里傳來“咚咚咚”的剁肉聲。23歲的小李蹲在地上,正將幾只整雞進行分解,當天艇員們的午餐有一道辣子雞,這正是他的拿手菜。這位來自安徽亳州的小伙子,對雞鴨的做法頗有研究,“全艇都愛吃!”他自豪地笑著說。
滿編只有數(shù)十人的這只艦艇上,是沒有專職炊事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機電手、信號手、雷達手……每天需要輪流做飯。他說,只要來到這里工作,沒有不會做飯的。當被問到不會做飯怎么辦時,他的回答干脆而有道理:多做!
任何一個人都非天生啥都擅長,熟能生巧是他們在茫茫大海上生存下去別無選擇的選擇。
推開走廊盡頭厚重的金屬門,是平坦的后甲板。風不大,正是欣賞海上景色的好時候。現(xiàn)在艦艇行駛的位置,距離黃河入海口不遠,海水是渾黃的,帶著母親河特有的質感,艇后泛起雪白的浪花,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在寒冬的太陽照耀下,波光粼粼,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而前甲板更為寬闊,兩側可以列起長隊,用以舉行各式禮儀。五顏六色的滿旗串在一起,從艦首貫通艦尾,中間被駕駛艙頂部的旗桿高高舉起,威武莊重,獵獵作響,映襯得“中國XX”四個深藍色大字看上去更加神圣威嚴。
進入駕駛艙需要登上二樓。窄窄的金屬臺階一塵不染,僅能供一人通過。艇長時而觀察各種儀表,時而瞭望艙外的海況,口中不時下達各種指令,那些聽不懂的專業(yè)術語簡潔、有力。身居風口,但風力不高,不過水面之下潮涌激烈,引發(fā)艦艇在上下顛簸的同時左右晃動,幅度大到讓人站立不穩(wěn)。
暈船,是給我此行帶來的最大困擾。兩個小時后,已經(jīng)頭疼欲裂,胃里翻江倒海,渾身直冒冷汗。同事李文潔暈船更為厲害,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已經(jīng)嘩嘩直吐,顧不得保持矜持形象,任由海風吹散上艇前精心捯飭好的秀發(fā),手背上還沾染了幾道口紅印。有著多年海上巡航履歷的一位隊員說,他們照樣暈船,但使命在肩,只能全力去適應?吹轿译y受的樣子,陪同采訪的副艇長邀請我到他的宿舍休息。
隊員宿舍均在負一層。普通工作人員住八人間,分成四組上下鋪,床上擺放著疊成“豆腐塊”的毯子,個人物品收納在儲物柜里,連牙刷頭兒都齊刷刷地“向右看齊”;中層人員宿舍則是設置了兩張床鋪的標準間,床頭柜、學習桌都營造出家的氣氛;領導干部居住的是單人間,墻上掛著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凸顯責任重大。為緩解暈船帶來的不適,我躺在床上閉目休息,只聽得海浪拍擊船梆的聲音一波連著一波,響個不停;隔壁的機艙里,馬達轟鳴不絕于耳,不時傳出“咯登、咯登”的像是汽車駛過減速帶的顛簸聲。
宿舍的建造結構亦隨艦具形,并不像家里的房子方方正正。圓鼓鼓的艙壁外面,屬于吃水部位,靠近艙頂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浪花不時飛濺到玻璃上,就像隊員們面頰上的汗滴滾滾流淌,源源不斷。
這樣的工作和生活場景,是艇員們的日常,因為他們在岸上沒有住所,自從來到艦艇上工作,便要在此扎根。只是在夜間沒有任務時,會進港靠岸,依舊漂在水上的艦艇,要比行駛時穩(wěn)當?shù)枚唷?/p>
行駛在海面上,我發(fā)現(xiàn)自己想睡覺但睡不著。
睡不著,吃呢?體驗艦艇上的生活,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早就做好了與隊員同吃的準備。當真正面對還算豐盛的午餐時,不但沒有胃口,還實在不敢下咽,誰能想到那些牛排、土豆、辣子雞會加劇幾分暈船的感受呢?
下午1點,艦艇駛向一個海上鉆井平臺,要送上春節(jié)慰問物資。遠遠望去,平臺就像一個立在海洋大公園里的小小亭子,當靠近后卻是一座龐然大物,體量超過一座10層大樓。身著紅色工衣的油田工人站成一排,接應我們的艦艇,一場激烈的“登陸行動”開始了!
眨眼間,艦上人員已各就各位。此時也許是有了參照物的緣故吧,與對面靜止的平臺兩相對比,我看到巨浪淘天,艦艇被高高地抬起,又被狠狠地拋下。“一纜收緊”“二纜絞住”“三纜放松!”……在指揮員口令聲中,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巡航任務繼續(xù)。憑感覺是分不清方向的,我只知道艦艇離陸地越來越遠,向著深海,在遼闊的的藍色國土上快速馳騁,履行著“中國XX”的神圣使命。
這是一支新生力量,亦是一支海上“鐵軍”。
“鐵軍”再硬,也由一個個柔情的年輕人組成。他們勇猛無畏,技術精湛,又多才多藝,朝氣蓬勃。就在返航途中,除夕晚會已經(jīng)完成籌備,樂器與剛剛剁好的餃子餡,被擺在貼著大紅春聯(lián)的窗邊。
隨著密密麻麻的海鷗迎接我們歸航,岸上的民居已經(jīng)亮起絢麗的彩燈。海上的青春,與其遙相呼應,讓人心里踏實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