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康夢蕓
責任編輯:趙靜
金浪翻滾,麥香四溢。連日來,東營市廣袤田野上,聯(lián)合收割機轟鳴作響,一幅壯美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全市小麥已進入大面積收獲高峰期,截至6月11日,收獲進度達28%。在黃河口這片土地上,科技與汗水正合力譜寫豐收新篇章。
夏日時節(jié),麥浪飄香,廣饒縣花官鎮(zhèn)8.9萬畝小麥已陸續(xù)進入收獲期,全鎮(zhèn)上下?lián)屪デ绾锰鞖?,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場景一:昔日“堿窩窩”,今朝“金餑餑”
6月11日,墾利區(qū)永安鎮(zhèn)東九村的麥田里,熱浪裹挾著麥香。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吞”下金黃的麥穗,“吐”出飽滿的麥粒。一車車“金豆子”被運往合作社新建的“幸福糧倉”?!扒魄七@麥粒,多實在!誰說鹽堿地長不出好莊稼?”種植戶張慶連捧起一把新麥,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話語里滿是底氣。
東九村曾飽受鹽堿之苦,千余畝鹽堿地是發(fā)展農業(yè)的“攔路虎”。2022年,村黨支部實施“能人回引”,成功引入沃騁智慧農業(yè)公司,牽頭成立合美東九合作社,瞄準“鹽堿地綜合利用示范區(qū)”目標發(fā)力。合作社聯(lián)合中科院、廣東海洋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大咖”,建起了集科研、展示、推廣于一體的育種基地,篩選鑒定近300份耐鹽堿作物品種。
“秘訣在地下!”合作社負責人張合興揭秘,“我們鋪設了暗管排鹽系統(tǒng),像給土地做‘透析’,有效降低了土壤鹽分。”如今,一套成熟的“排鹽+灌溉+平整”治理模式讓昔日的“堿窩窩”煥發(fā)新生,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產量飆升近七成!配套建成的“幸福糧倉”二期,擁有2000平方米晾曬場、自動化烘干塔和千噸級鋼板倉,為周邊2萬多畝土地提供“一條龍”托管服務?!皬姆N到收再到存,合作社全包了,省心又省力?!贝迕穸未媾蟮母锌莱隽舜蠹业男穆暋?/p>
場景二:良種良法“雙劍合璧”,小麥畝產創(chuàng)新高
6月8日,廣饒縣李鵲鎮(zhèn)瀚翔家庭農場的麥田里,收割機轟鳴聲奏響豐收序曲。技術員李樹光緊盯著機器后方粉碎還田的麥稈:“掉粒少,粉碎勻,這可是上好的綠肥。好收成啊,良種良法功不可沒?!?/p>
“底氣這么足,麥子還沒過磅呢!”
“有硬實力,不怕!”李樹光信心滿滿,“今年主打‘良種+良法’組合拳。種子用的是‘國麥’師欒02-1,抗旱分蘗強;產出的是超強筋面粉,做面包拉面的都搶著要?!备P鍵的是,農場800畝麥田用上了液體配方肥“黑科技”——通過測土,精準調配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肥料錢省了10%,產量卻能穩(wěn)增10%。再加上全程節(jié)水灌溉和關鍵生育期的水肥一體化精準管理,為高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說話間,地磅傳來捷報:平均畝產1345斤,較去年增收112斤?!鞍船F(xiàn)在每斤1.4元的市場價,光增產部分每畝就多賺156元。這辛苦,值了!”李樹光笑容燦爛。
據(jù)了解,李鵲鎮(zhèn)5.3萬畝小麥收割已完成30%,140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夏玉米播種同步推進,已播2.5萬畝,150臺播種機保障作業(yè)。組織10余套烘干設備和4家收儲企業(yè)嚴陣以待,收購高峰將持續(xù)至6月15日。
場景三:農機“鐵軍”馳騁,2萬畝麥田3日歸倉
近日,利津縣59.2萬畝小麥陸續(xù)開鐮。6月11日,在利津春喜農機合作社托管的2萬畝基地,麥浪翻涌,機聲隆隆。五臺聯(lián)合收割機組成“鋼鐵洪流”,所到之處,金黃的麥粒傾瀉入倉。誰能想到,腳下曾是一片白茫茫的鹽堿荒地。
“過去這地堿得冒‘白霜’,只能種棉花,糧食想都別想!”機手田志偉回憶。春喜合作社對癥下藥:增施腐植酸、有機肥,深翻深松、平整土地、鋪設滴灌帶……農機農藝融合發(fā)力,實現(xiàn)改堿、節(jié)水、整地“一步到位”。如今,這片重生之地小麥畝產輕松突破1100斤。
作為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國全程機械化+農事綜合服務典型社,春喜擁有240多臺套“鐵?!?,年托管土地超6萬畝。面對麥收“大考”,合作社早有準備:機手全員培訓、農機全面“體檢”,確?!叭藦婑R壯”,合作社托管的2萬畝麥田預計3日內收獲完成。
利津縣農業(yè)農村局也派出多支服務隊深入田間,現(xiàn)場傳授“秘籍”。“在收割小麥時,要采取三種行走路線,第一種方法是順時針向心回轉,第二種是逆時針向心回轉,第三種是梭形行走方法,針對每個地塊的特點,大家可以采取不同的行走路線,這樣能把小麥的損失率降到最低?!崩蚩h農機推廣室主任宮睿的指導讓機手們受益匪淺。據(jù)了解,今年,利津縣共調配500余臺聯(lián)合收割機及各類農機具,與跨區(qū)作業(yè)機械共同投入搶收作業(yè),預計一周時間完成麥收,確保豐收果實顆粒歸倉。(來源:愛東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