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打造聊城名片——中國網絡媒體行走進運河博物館

2014-10-28 13:58:00    作者:于瀟瀟   來源: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運河文化 網絡媒體 陳清義 博物館藏品 博物館館長
[提要]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聊城秀美的水城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各位記者。 記者 馬俊驥 攝

  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采訪,圖為博物館內展示的聊城名人。 記者 馬俊驥 攝

  大眾網聊城10月27訊(記者 于瀟瀟)2014年6月,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作為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運河聊城段在運河文化的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0月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臨京杭大運河,西依東昌湖,是一座集收藏、展覽于一體的特色文化博物館。據博物館館長陳清義介紹,聊城市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是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帶國字號的運河文化博物館,目前館藏運河文物7萬余件,是運河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1.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近7000平方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上最大的運河博物館,迄今已接待游客460萬人。博物館共五層,分陳列區(qū)、收藏區(qū)、研究和學術交流區(qū)三個功能區(qū)域。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

  除此之外,博物館通過多媒體、人體感應、三維動畫等高科技手段,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元素,融合運河文化和歷史,將聊城歷史和運河文化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講解員告訴記者,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目前已被聊城選為愛國宣傳教育基地,對市民和游客免費開放,旨在讓民眾更好的了解運河文化,感受運河文化,傳承運河文化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兼容交流的開放精神。

  向本網爆料,請撥打熱線電話:0546-8335000,或登錄東營大眾網官方微博(@東營大眾網)、東營大眾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zw8335000)。
初審編輯:蘇旬
責任編輯:趙靜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