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東營勵志殘疾人 用“隱形翅膀”舞動精彩人生

2014-12-04 08:12:00    作者:李長蓮 李紅佳   來源:大眾網綜合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東營;勵志;精彩人生;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手藝;趙樹海
[提要]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2014年我市共收繳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2947.97萬元;春、冬兩季殘疾人就業(yè)洽談會196名殘疾人與用工單位達成了初步就業(yè)意向。為幫助殘疾人掌握技能、實現就業(yè),我市今年舉辦會計培訓班、面點培訓班及種植、養(yǎng)殖培訓班等60余期職業(yè)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近3000人次。

  大眾網東營12月4日訊 12月3日是第23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是“打破障礙,敞開大門:建設包容所有人的社會”。關注殘疾人生活和就業(yè),給予他們尊嚴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仍是這個節(jié)日不變的主題。

  12月3日,記者從市人社局、市殘聯獲悉,山東省第五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落下帷幕,我市選手周建新、李珂、隆新中分別在電子裝配、中式面點和手機維修項目比賽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被評為省級技術能手。采訪中,幾位選手們:“獲得尊嚴的唯一途徑其實就是在社會中自立。”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面臨著比常人更多的困難,身體存在不便,掌握知識和技術更難,還存在心理方面的自卑和壓力。在“國際殘疾人日”之際,本報關注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話題,采訪多位憑借自己的本事、技能實現精彩人生的殘疾人朋友。希望他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真正認識殘疾人朋友,也給更多需要鼓勵的殘疾人朋友加油打氣。

  三尺病床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趙樹海:創(chuàng)辦殘疾人勵志平臺分享創(chuàng)業(yè)心得

  躺在三尺病床上的趙樹海曾多次被媒體報導,他是一位高位截癱患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

  12年前,因為一場車禍,43歲的趙樹海被撞成高位截癱,下肢完全失去知覺,無法下床,并且生活不能自理。這樣的打擊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為了充實生活,他趴在床上用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繡完了《清明上河圖》,兩個月繡出《八駿圖》,三個月繡完《蘭亭集序》。他寫了17本病中日記,隨筆反思人生,并且題材廣泛,感人又充滿哲理。

  為了能自食其力,2013年,趙樹海用一臺電腦跟外界溝通,利用網絡賺錢,在病床上了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白铋_始一天能賺三四塊錢,至少這樣我不是個廢人了!壁w樹海主要是幫商家做網絡推廣,每天的收入在百元左右,最多時可達300多元。

  在六戶鎮(zhèn)殘聯的幫助下,趙樹海還創(chuàng)辦了一個名為“東營殘疾人勵志平臺”的互助qq群,希望把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心得分享給更多的殘疾人,讓更多的殘疾人相互鼓舞,堅強面對生活!白屗麄兌寄茏允称淞,養(yǎng)活自己,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是對社會的最好回報!

  省級技術能手周建新:“手藝”用來生存也用來發(fā)光

  在近日舉行的山東省第五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上,周建新獲得電子裝配項目的第一名,被評為省級技術能手。這門“手藝”現在對于他來說,不只是謀生的工具,更是他幫助他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杠桿。

  一次事故讓周建新失去了左腿,但他并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發(fā)奮圖強。如今,周建新是利津職教中心的一名物理教師,也是殘疾人培訓中心的家電維修教師。

  周建新身體不方便,每次爬樓梯都要扶著扶手一步一步艱難地走,但他仍樂意為學生跑前跑后,多年擔任班主任。他帶領學生參加市、省職業(yè)學校中職組學生職業(yè)技能大賽,多次獲得省市獎勵。他愛學生,學生說他“就像爸爸一樣”。

  由正常人變成殘疾人的周建新,更體會到了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困難。于是,他盡其所能幫助那些處在困境中的殘疾人朋友。多年來,他利用業(yè)余時間義務教100余名殘疾人學習家電維修技術,除了免除他們的學習費用,還搭上食宿費,把在各種比賽中所得的獎金全部捐獻出來,為他們購置書籍、工具等。在市殘聯開辦的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培訓班上,他被聘為家電維修班教師。他手把手傳授技能和技巧,一天下來,他的腿常常磨出血,但他從不叫苦。

  他的徒弟中很多人都開了家電維修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省第五屆殘疾人技能比賽上同樣獲得第一名的隆新中也是他的學生。

  周建新還一直在利津縣老年大學義務任課,深得老年朋友喜愛。生活中并不富裕的他,先后共捐出10000多元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yè)。

  身體殘缺了,但他的人生沒有因此而黯淡。手中有技術,心中有大愛,他的人生因努力和付出而閃耀光彩。

  省級技術能手隆新中:有自己的手藝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憑借精湛的手機維修手藝,在第五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上,利津縣的隆新中在手機維修項目中以裝機拆機、故障維修、軟件升級中的嫻熟技巧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記者了解到,隆新中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家電生意,手機維修也是其中一項!笆歉蠋煂W的手藝,從年輕時開始就做這個,年頭長了,自然就有了點本領吧!”隆新中說。

  今年43歲的隆新中是下肢右腿殘疾,小時候一次意外讓他在之后的幾十年中,不能再像常人一樣奔跑和行走,這曾經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阻礙!坝绕涫切r候看到別的孩子都能自由地打鬧,我只能在一邊羨慕,隨著年紀增長,慢慢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也就想開了很多!甭⌒轮姓f。

  也許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隆新中是一個特別喜歡鉆研的人,手機維修需要技術,更需要耐得住性子琢磨。為了能更好地為顧客解決問題,隆新中除了跟著老師學,還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斑@幾年手機更新特別快,對手機維修而言,年輕人加入的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還是需要多學習!

  目前,隆新中在利津縣城開著自己的維修店,收入可觀,家庭幸福!捌鋵嵣眢w殘疾并不影響我們的生活,只要對生活有信心,有一門手藝,同樣會生活得幸福和快樂!”

  關注殘疾人多方在行動

  除了隆新中、周建新、趙樹海,我市還有許多殘疾人在艱難而樂觀地描繪著自己的閃光人生,比如同樣在省第五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獎的藍海面點師張強,自己創(chuàng)辦工作室的楊仕強……他們是殘疾人朋友樂觀生活的領路人,當然也有更多殘疾人朋友沒有走出身體殘疾的陰影和迷茫,需要更多的鼓勵和關愛。據了解,我市目前約有12.1萬殘疾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6.65%,涉及家庭10萬多戶,這一數目并不算小。如何給殘疾人更多的關懷,政府、社會團體等多方都在行動。

  社會力量免費提供技能培訓

  記者了解到,參加山東省第五屆殘疾人技能大賽的選手多數都曾接受過免費培訓。隆新中就是在東營建亮職業(yè)技術培訓學校培訓過的學員。記者了解到,這些免費的培訓和指導為這些殘疾人技術技能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條件,同時也為他們之間的交流和認識提供了新的機會。從2005年起,學校就開始為殘疾人免費提供技能培訓指導,現在在府前小區(qū)剛開設了電腦培訓班,班里有20個學員,多以聾啞人為主。東營建亮職業(yè)技術培訓學校校長孫建亮表示,學校已經積累了近十年的培訓和指導經驗,希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提高職業(yè)技能。

  2947萬元保障金服務殘疾人就業(yè)

  為促進我市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我市也出臺了多種扶助政策和措施。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2014年我市共收繳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2947.97萬元;春、冬兩季殘疾人就業(yè)洽談會196名殘疾人與用工單位達成了初步就業(yè)意向。

  為幫助殘疾人掌握技能、實現就業(yè),我市今年舉辦會計培訓班、面點培訓班及種植、養(yǎng)殖培訓班等60余期職業(yè)技能與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近3000人次。繼續(xù)扶持盲人按摩人員就業(yè)和自主創(chuàng)業(yè),舉辦各類盲人按摩技術提高班,免費培訓學員10余名。此外,確定推薦省級優(yōu)秀殘疾人就業(yè)扶貧基地10處,按照標準獲得不同層次的創(chuàng)業(yè)扶持資金。將殘疾人公益崗納入全市公益崗位管理范疇,并為這些崗位人員申報了社會保險補貼與崗位補貼。通過開發(fā)公益崗、幫扶個體從業(yè)等形式拓寬殘疾人就業(yè)渠道。

  向本網爆料,請撥打熱線電話:0546-8335000,或登錄東營大眾網官方微博(@東營大眾網)、東營大眾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zw8335000)。
初審編輯:蘇旬
責任編輯:王真真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