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黑嘴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6年2月25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授予山東省東營市“中國黑嘴鷗之鄉(xiāng)”稱號。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黑嘴鷗繁殖種群呈穩(wěn)定增長趨勢,2021年黑嘴鷗繁殖巢數(shù)達5147巢,繁殖種群首次突破1萬只,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繁殖地。
名稱:黑嘴鷗
所屬科目:屬鷗形目,鷗科
別名:桑氏鷗、閑步鷗
長相:黑嘴鷗體長約33厘米,夏羽頭黑色、嘴黑色,眼周具白色月形斑,腳紅色,飛翔時翼下初級飛羽外側黑。
性情:頭戴黑禮帽,身穿燕尾服的“鳥類紳士”,這是黑嘴鷗獨有的美譽。黑嘴鷗對環(huán)境極其敏感,是海鷗中唯一不在島上而在陸地筑巢孵化的鳥,是一種典型的濱海灘涂鳥類。它們完全依賴于灘涂海域,尤喜歡有堿蓬的灘涂。
生活習性:以沙蠶、魚類、蝦類等水生動物為食。其主要棲息于沿海潮間帶泥質灘涂,冬季則常見于港灣、海島、碼頭等處活動。常與其他海鷗混群,飛行非常輕盈而似燕鷗,緊貼著潮線,幾乎從不游泳。
生長繁殖:4月底,處于繁殖期的黑嘴鷗集群于堿蓬灘涂,用干枯堿蓬的莖編筑簡單的皿(盤)狀巢。筑巢任務由雄雌鳥共同進行。每窩產卵3~5枚,孵化期24天,卵呈粉綠色,具黑褐色點狀塊斑,孵卵的任務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
棲息環(huán)境:黑嘴鷗為中國東部特有的繁殖鳥,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及江蘇鹽城,越冬分布于南部沿海包括中國香港。春季于3-4月遷到中國東部沿海繁殖地,秋季于9-10月遷離繁殖地。
保護現(xiàn)狀:黑嘴鷗屬于全球性瀕危物種,分布范圍比較狹窄,數(shù)量比較稀少。202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級保護動物。
“風云一任飄”
黑嘴鷗,有蹼而不下水游弋,這是它們區(qū)別于其他鷗類的重要生態(tài)特征。它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能毫不費力地迎風飄舉或順風滑翔。“風云一任飄”,是人們夸贊其高超的飛行技巧的詩句。
海上天氣的預報者
“早哇陰,晚哇晴,半夜哇來到天明”,用這樣的方式為人類預報天氣;
海上導航員
在無垠的大海上,黑嘴鷗是漁民的好伙伴。在海上迷航的時候,或者濃霧彌漫的時節(jié),觀察鷗群的飛行方向,就容易正確地找到港口。黑嘴鷗會在漁船周圍、在人們頭頂飛來飛去,給他們帶來歡樂,遠航的人們見到它們就備感親切。因此,黑嘴鷗堪稱是出色的海上導航員。
近年來,東營市先后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投資實施了十萬畝濕地恢復工程、生態(tài)補水工程、鳥類棲息地改善等工程,客觀上為黑嘴鷗的繁殖提供了比較穩(wěn)定的繁殖地!爸袊谧禚t之鄉(xiāng)” 榮譽稱號是東營市繼“中國東方白鸛之鄉(xiāng)”之后,獲得的第二個動物之鄉(xiāng)榮譽,彰顯了東營市生態(tài)保護的成就,展示了黃河口獨特的生態(tài)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