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大學生青島被綁架 90后女孩造謠被行拘

2017-02-11 11:31:00    作者:陳志偉   來源:青島新聞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王某 王子涵 支付寶 90后 大學生
[提要]今天,青島新聞網從城陽公安獲悉,經過警方的多方努力,2月3日《大連某高校學生在青島被綁架,報警被敷衍》的謠言終于調查清楚。違法行為人王某(女,22歲,大連市瓦房店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構成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10天,并處罰款500元。

編造大學生青島被綁架 90后女孩造謠被行拘

  違法行為人王某造謠被行拘

  青島新聞網2月10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新聞網從城陽公安獲悉,經過警方的多方努力,2月3日《大連某高校學生在青島被綁架,報警被敷衍》的謠言終于調查清楚。這是一起虛構事實,蓄意編造的網絡謠言。違法行為人王某(女,22歲,大連市瓦房店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構成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10天,并處罰款500元。

  2月3日,微信公眾號“校園司令”發(fā)布了一條信息,稱大連某高校大四的一名學生,大年初六到青島洽談業(yè)務,在青島飛機場打出租車時被歹徒綁架,并勒索錢財10000元。期間三次撥打110,但是青島警方卻以“涉案金額太少,不夠立案”為由敷衍。此信息詳細敘述了被綁架、勒索和報警過程,并附有微信截屏。此信息被搜狐、網易、一點資訊等多家網站轉發(fā)。

  青島警方立即展開調查,根據該信息所述時間、地點和航班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期間調取了300多個報警電話錄音,詢問了所有值班民警,查看了所有可能的監(jiān)控視頻,走訪數(shù)十個經過的出租車司機,分析了所有可能性,均沒有接到此案報警,沒有發(fā)現(xiàn)所述的綁架勒索案件。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是否在其他地域和時段發(fā)生了這起案件,文中所說的另兩名被綁架的女青年是否存在?

  為盡快查明事實,排除隱患,市局責成城陽公安分局組織民警,兵分三路在青島全面排查的同時,趕赴上海、大連查找發(fā)布信息的網站、爆料人和當事人。在兩地公安機關的積極協(xié)助下,首先找到發(fā)布信息的微信公眾號“校園司令”負責人和編輯,證實此信息是通過微信采訪了自稱叫“王子涵”的人,按照“王子涵”的敘述編輯并發(fā)布了這條信息,但不能確定“王子涵”講的是否屬實。由于信息中所述當事人信息均為虛假信息,王某既不是大連某高校的學生,聯(lián)系方式也全部消失。調查民警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在2月8日將藏匿在大連的王某找到。

  王某,女,22歲,大連市瓦房店市元臺鎮(zhèn)人,遼寧某職業(yè)學校畢業(yè),在大連某高考吧工作。

  王某如實向警方交代了如下編造虛假信息的情況:

  2016年12月份,青島的王某川和他的一個學弟通過百度“高考吧”找到我,和我說讓我?guī)退馁N吧“狀元筆記吧”做宣傳推廣活動。王某川的學弟還給用支付寶轉了11000元錢,其中1000元是給我的好處費,另外10000元錢是讓我拿來做宣傳推廣活動的獎金。到了1月底的時候王某川的學弟聯(lián)系我,讓我到青島談貼吧合作事宜。我定了2月2日13:15分大連飛青島的航班,王某川開車到機場接的我。王某川說我做活動給他虛假增粉,詐騙他,說要去警察局,我說去就去,然后我想報警,被王某川制止。為解決與王某川的糾紛,我就讓我姐姐通過支付寶轉了一萬元錢,之后王某川把我送到了機場。當天晚上我回到了家中后,越想越氣憤,就在我的一個群里簡單說了一下這個事情,撒了謊,說我在青島被人綁架了,并且撥打110,但是警察不管。過了一會兒,有一個自稱是校園司令編輯部的人聯(lián)系我,說要把我的這個事情編輯一下給發(fā)表出去,我一開始不同意,但是她一直問我相關問題,我就和她說了。我當時比較氣憤,就胡編亂說了一通,當時我說自己叫王子涵,是大連海事大學大四的一名學生,大年初六頭一回到青島洽談業(yè)務,在青島飛機場打出租車前往目的地,卻被歹徒綁架,并勒索錢財10000元,途中三次撥打了110,但是青島警方卻以"涉案金額太少,不夠立案"為由敷衍我,不予管理,等等。她編輯了一篇題為《大學生白天遭綁架多次報警均被敷衍警方:金額太少,不能立案》的文章,編輯好之后發(fā)給我看,我對發(fā)表此文章表示沒有異議,他們就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了。

  王某的行為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城陽公安分局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五百元。發(fā)布虛假信息的網站已通報屬地公安機關依規(guī)處理。

  警方再次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一個公民都應有法治意識,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一旦在網絡上編造或傳播謠言,其傳播范圍和所造成的影響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造成惡劣影響的必定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網站、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經營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恪守職業(yè)道德,提高對虛假信息的辨別力,對未經查實的事件,應理性判斷,慎用自己的影響力,切勿輕信并編輯發(fā)布,成為虛假信息甚至謠言散播的平臺,應自覺抵制虛假信息,營造一個干凈、健康的網絡輿論環(huán)境。

  向本網爆料,請撥打熱線電話:0546-8335000,或登錄東營大眾網官方微博(@東營大眾網)、東營大眾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zw8335000)。
初審編輯:蘇旬
責任編輯:玉青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