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豐麗莎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律師制度恢復至今,我國律師總人數近23萬人,律師事務所近2萬家。律師事務所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經濟建設乃至民主與法制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由于律師事務所規(guī)模不一,水平良莠不齊,并且起步相對較晚,經驗相對不足,內部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最近,記者隨機暗訪了東營市幾家律師事務所,發(fā)現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散、亂、差”問題,來看問政調查。
11月25日,記者來到廣饒的幾家律師事務所進行暗訪,發(fā)現部分律所深居閨中,沒有明顯標志,平時很難找到,有的連所在大廈的保安都不知道。
記者:“高格律所在哪?導航顯示就在這棟樓上!
大廈保安:“不知道。”
記者:“請問知道高格律所嗎?”
市民:“不知道!
記者來到了大廈的15樓終于找到了這家律師事務所,查閱了部分案宗后發(fā)現了問題。
記者:“指派人日期應該填上,這個授權委托書日期也不對應該是2019年10月18 日。”
高格委托律師:“寫成2020年了,可能裝卷的時候是2020年這些成了2020年10月18日!
記者:“你們這個日期有改動,委托合同日期有改動!薄鞍妇淼捻摂涤型扛陌!
高格委托律師:“寫錯了!
記者:“風險告知書日期也沒寫啊!
高格委托律師:“風險告知書有些沒有簽字。質量監(jiān)督卡不是在你委托之前填。這有可能是裝卷的時候弄的!
隨后記者來到另一家律師事務所,發(fā)現這里的問題也是不少。
記者翻閱了案宗,想電話采訪一起糾紛的原告,卻發(fā)現委托書上填寫的并不是他本人。
于是記者按照發(fā)票上顯示的電話聯系,發(fā)現依然不是原告,而是案件的被告。
記者撥打了幾通電話后,終于聯系上了一名律師委托人。
記者:“律師服務怎么樣?”
委托人:“服務一般化,收費之前還可以,收了錢態(tài)度就不一樣了!
記者:“有沒有不規(guī)范的地方?”
委托人:“我們沒辦法,人家是律師。”
記者咨詢了法律界有關人士,他認為,上述律師事務所情況看似小問題,極易引起大糾紛。
法律界人士:“當事人說你們是拆卷你們都解釋不清楚。這樣的錯誤不能犯,當事人過來投訴這就是個大問題。很麻煩,沒法解釋啊。”
記者查閱了我市多起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的糾紛,盡管是僧說僧有理,佛說佛有理,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律師事務所開展業(yè)務不夠規(guī)范。記者向市司法局咨詢這種情況有無好的解決辦法時,工作人員的答復也很直接。
司法局:“告律師就行,直接告他。”
近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fā)《關于開展公共機構禁塑工作的通知》。 [詳細]